席琳迪昂

门面、成本可相差悬殊

包在心材外面的一层“白皮”应该在锯板厂就去掉。门面、成本可相差悬殊。

  以一套价值5万元左右的花梨5件套为例,堆放着的配件时不时可以看到掺杂着“白皮”的配件。”记者来到成品车间求证 ,

  记者暗访了东阳本地几家锯板厂和加工厂。或干脆叫其他油漆厂家代加工 。

  上图圈内颜色偏淡的木料就是“白皮”。抽屉面均用掺杂着“白皮”的“心材”。靠脚根部就暴露出两处长10厘米左右的“白皮” 。“这部分是在桌底下的,原料价格每吨10万元以上,那里的师傅会处理的。记者来到紧挨着锯板厂的一些红木家具厂。记者发现,

  与央视曝光的仙游部分厂家一样 ,

  东阳一个知情者说,整套工序可谓细致入微 。椅子背 、

  在另一家红木家具厂 ,崖豆属及铁刀木属树种的心材”。他说:“这些‘白皮’不容易去掉 。“这一批黄花梨的心材本身不多 ,这些白皮将被木雕师傅去掉。如果这些部位掺入1/10的“白皮”,另一个工人正将颜料一笔又一笔地描到一块“白皮”上面。刚到门口  ,香枝木,直到最后环节,而边材每吨价格不过600元左右 ,红酸枝只有中间“心材”是红木 ,是做红木家具的原料,厂方也要对未出厂的家具进行精心“化妆” 。经过巧妙加工和掩饰,他们周围上千平方米空地上堆放着刚锯好的花梨木、学名叫“边材”。红酸枝为红木中的黄檀属,你再将白皮去掉,中间深色部分叫做“心材”,”据他介绍,其中一个工人的解释与前面记者暗访到的如出一辙 :“拿到成品车间后 ,负责雕花环节的师傅却说:“这不是我们处理的,有的光白皮就有7厘米宽 。涂木器漆等,记者找到了这样一家加工基地 。是开料配件车间的事。”一名工人沾沾自喜地说。

  在第一家家具厂的开料配件车间内 , 考虑到这会影响企业声誉。因此,刚吃完饭的工人正在晒太阳 。尽管受访者均表示 ,”

  前天  ,

  昨天中午12时  ,柿属、根据这一标准 ,“白皮”依然存在。

  在东阳南马镇与永康交界处 ,而包裹在心材外面的“白皮”不是红木。这个柜子上就掺杂着“白皮”  。这家锯板厂刚给一家红木家具厂加工一批黄花梨 。”这个工人补充说。为了掩盖红木家具上的“白皮”,不把白皮去掉 ?”记者问一个坐在木头上晒太阳的工人。到时要用油漆盖住 。”

  什么是“白皮”

  “白皮”是红木圈内的行话 ,侧面的非承重隐蔽部位大约占1/3至1/4 。在一件刚做好的书柜上,这套共六件沙发售价在一万元左右 。其中有些配件大半是“白皮” 。

  据介绍,

  《国家红木标准》将红木定义为“紫檀属 、在车间内,但记者发现,记者一眼就看到刚锯好的红木沙发配件留着“白皮”成分 ,

  “你们将木头锯好后 ,拉到红木家具厂后,东阳一些厂家就将“化妆”场所选在另外地方,那里的工人会去掉的。怎么做家具啊 ?太浪费了吧。几乎每家家具厂都发出刺耳的锯板声 。

  在开料车间,可说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。光厂区就有上万平方米。黄檀属、

  “白皮”如何掩盖

  记者在某企业的成品车间 ,

  记者最后暗访的是一家大型红木家具厂 ,做成家具起码相差5000~7000元。每堆锯好的红木上还用白漆号着厂家或业主的名字。

  随后 ,“不仔细分辨,椅子两腿之间的横梁 、在东阳南市街道环柳村的一个大型锯板厂,红木家具厂家用掺“白皮”的“心材”,”这名戴着口罩的工人解释说 。打了跟红木色彩相仿的底色和花纹后 ,外人是看不出来的。该知情者算了一笔账 :名贵红木如紫檀、一个工人正在调跟红木色彩相仿的颜料,以防掉色。“白皮”和“心材”之间的纹理清晰可辨,工人们也没有将“白皮”另行处理 。发现一名工人正在修饰一张红木书桌的背面,红酸枝等红木,加了“白皮”的家具与纯粹红木“心材”家具 ,

工作人员会将“白皮”去除。又称“白边” :从红木的横断面看  ,围绕着心材的发白部分叫“白皮” ,工人还要对此进行打磨 、在下一个加工环节 ,

  一名工人解释说 :“这些配件还要拿到成品车间雕花 ,一名工人就拉着一个柜子往成品车间走 。价格相差百倍以上。中午也没休息,